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

JINAN INSTITUTE OF QUANTUM TECHNOLOGY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科普园地 >
【转载】穿山越岭的量子密钥

时间:

2021-07-16

作者:林海,转载自“墨子沙龙”


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,彼此间信息的分享是亘古不变的主题,战争时期,我们需要烽火台和驿站传递战报;和平时期,我们要需要鸿雁传书。只要人类社会一直存在,我们就会一直需要告诉远方的人们,那些藏在心里的秘密。
说到秘密的传递,就不得不说起量子通信——这一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。
量子密钥分发(Quantum Key Distribution, QKD)是量子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。QKD是将经典“0”、“1”比特信息随机地加载在单光子量子态上进行传输,并利用未知量子态不可克隆原理保证传输过程无条件安全,以实现通信双方共享安全的随机密钥。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为了量子密钥分发这种技术能更好地为我们信息安全保驾护航,科学家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。
初生的婴儿QKD
QKD诞生于1984年波多黎各的一个泳池,当时一个叫做Brassard的物理学家和一个叫做Bennett的人在游泳的时候构思好了一篇创造性的文章,他们将构思出来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发表在一个会议公报中,并命名为BB84协议。
在这套协议里,量子密钥在Alice和Bob间进行分发,它的安全性是由量子力学基本原理——量子不可克隆原理来保证的,理论上无条件安全。
QKD是一个有着无限潜能的“婴儿”,物理学上的无条件安全预示着它光明的未来。但任何人的成长之路上都会面临自身和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,QKD也是这样。
我们说QKD是无条件安全的,是说,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,只要实验条件理想,无论窃听者掌握何种技术和计算能力,它都是安全的。但实际上,各种实验条件不可能在技术诞生之初就十分完美,据说,世界上第一个BB84演示实验,不仅通信距离只有短短30厘米,更无奈的是,仅用耳朵都能听得出编码方式的不同。这个例子说明两个问题,第一,现实器件不完美会导致安全性的漏洞;第二,QKD想要实用化,在真实环境中传输的距离也需要更远,要实现可实际运用的成码率,否则,30cm的成码距离对于实际通信来说没有什么意义。
为了实现QKD在真实环境中的实用化,让它走进千家万户服务我们的生活,物理学家们在理论和技术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,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。中国科大团队最近的成果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。
QKD的成长之路
在填补漏洞方面,QKD集中了各国科学家的智慧。他们假想了潜在的攻击者可能采取的各种招数,并一一化解。比如,针对光源的漏洞导致的光子数分离(photon-number splitting)的攻击,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可以有效抵御;针对探测器漏洞,测量设备无关的QKD(measurement-device-independent QKD, 简称MDIQKD)协议可以很好地关闭测量端的所有漏洞。经过多年努力,QKD的漏洞问题基本解决。
与此同时,科学家一直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,如何增加安全通信距离、提高安全成码率。也就是说,在更远的距离、以更高效率的进行密钥安全共享,将QKD真正应用到实际中。
对于现代光通信来说,光纤信道是主要方式。而对于地面上的光纤传输来说,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损耗,如果是经典通信,损耗的问题很好解决,可以在通信链路中加入中继放大器,对衰减后的信号进行放大。然而,对量子通信,这个办法行不通,因为量子力学的不可克隆定律严格禁止了量子态的克隆和放大。
那么怎么办呢?增加中继站、扩展QKD的成码极限,是两种主要的思路。
所谓中继,就是针对量子态随距离的衰减问题,将长程的纠缠分发任务分解为多段短程的纠缠分发,以达到扩展距离的目的。中继站分为可信中继和量子中继。所谓可信中继,就是中继站重点防守、保证可信,由这个站点分别与两边进行QKD,然后将两边的密钥进行共享;而量子中继,则是利用纠缠交换,连接两边,令直接传输的指数损耗转变为可以容忍的多项式量级的损耗,由于量子中继站点本身并不知道具体的解编码信息,所以即使被攻占,也不用担心信息被窃取。
对于量子中继来说,量子存储器是纠缠交换操作所必须的同步装置,实用化的量子存储器还在研究中;而可信中继,无疑要耗费不小的人力物力,对于长距离通信来说,如果建立太多可信中继,花费的代价可能是非常不经济的。
所以,第二种思路——扩展QKD的成码极限就成了科学家必须要攻下的山头。
对于传统的MDIQKD来说,一直有一个问题萦绕在科学家的心中,这就是线性成码极限。传统MDIQKD的过程,就是Alice 和Bob 将光子发送给中间第三方Charlie,然后再将两个光子进行干涉。这样看来,Charlie必须要对两个光子做符合测量,任何一方不到场都不行。这样的成码要求,其安全成码率随着信道衰减线性下降,因此就存在一个理论上的线性成码极限。在现实设备上,随着距离越来越长,信号衰减越来越大,信噪比越来越差,测到双光子符合的概率越来越低,测到的噪声占比越来越高,最后,剔除噪声引起的错误后就没法成码了。
既然理论上的线性成码极限无法突破,那我们干脆换一种与传统MDIQKD不同的新方法,突破这个极限。如果能设计一种只要一方到场就可以成码的方法,那成码率就可以提高。
那么,如何设计这样一个“只需一方到场”的方案呢?量子事,量子决。这次,量子力学又要大显神功啦,这次用到的是令无数物理学家困惑的单光子干涉现象。
我们回忆一下,我们刚开始学习量子力学的时候,就学习过一个最代表量子力学特点的实验——双缝干涉实验。双缝干涉显示了很多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神奇之处,单光子干涉现象就是其中之一。将入射光束强度降得很低很低,使得每次只发出一个光子,经过时间的累积,屏幕上依然出现了干涉条纹。这说明,哪怕只有一个光子,都可以同时通过两个狭缝,自己与自己发生干涉。
科学家设计的这个新的QKD方案,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性质。这个方案叫做双场量子密钥分发,所谓双场,就是说Alice和Bob两边的光源像双胞胎一样,是相位相干的,类似于同一个激光器发出的两束激光,Alice和Bob共享一个单光子和真空态的纠缠,并随机的将手里的单光子或真空态发送给Charlie进行干涉。而对于接收方Charlie来说,产生一次有效成码只需要探测到一个光子就可以,相比传统MDIQKD,所需消耗的光子少了一半,而且这个光子只走过了单边信道,距离也比传统MDIQKD少了一半,所以安全成码率不再随信道衰减线性下降,而是随信道衰减的平方根下降,这样,双场量子密钥分发较传统MDIQKD更能容忍信道损耗,能够成码的安全距离更远,并且在长距离传输情形下,具有更高的成码率,理论上可以轻松突破MDIQKD的成码率线性极限。而且,双场QKD也是测量设备无关的,安全性上与传统MDIQKD相同,并没有因为成码率牺牲安全性。
双场QKD
“终于穿越山河大海,也走过人山人海”
双场QKD虽然听起来很美好,实现起来却也困难重重。最难的点莫过于,两边的光源相位差必须保持高度稳定。这就要求,两个距离遥远的激光器波长必须严格一致,不能因为波长不同产生相位差;其次,在光子长途跋涉的过程中,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相位的漂移,我们要能准确估计这个相位漂移,并且要在单光子干涉的时候,把这部分漂移刨个干净。
2019年的时候,潘建伟、张强实验小组基于王向斌教授提出的基于“发送-不发送”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,通过时频传输技术实现Alice和Bob光源的相位锁定,并在Alice和Bob端利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将量子信号和参考相位脉冲信号(一段时间发送量子信号脉冲,一段时间发送参考信号脉冲)发送给Charlie进行干涉。最终在实验室中300公里的真实光纤里实现了双场量子密钥分发方案的实验验证,相应的密钥生成率达到2016年实验的50倍,并打破了传统无中继QKD方案的成码率线性极限,证实了双场QKD的可行性证明该方案具有远距离、高成码率等性能,非常适合在城际量子密钥分发主干链路使用。该工作被《物理评论快报》(Physical Review Letters)选为“编辑推荐”论文,审稿人评论为“实用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的重要里程碑”,还被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杂志进行了专题亮点报道。当年,这项成果还入选由《科技日报》联合两院院士评选出的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。
可不可以让成码距离更长呢?在实现双场QKD这一技术的验证后,潘建伟、张强实验小组决定实现更大的突破——500公里真实光纤的无中继QKD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2020年4月该实验小组于实验室内在509公里的真实光纤距离下,实现了双场QKD,相应的成码率打破了传统无中继QKD线性成码的绝对极限——即采用探测器效率100%,暗计数为0时的成码极限。这在当时创下了量子密钥分发最远传输距离新的世界纪录,同样被《物理评论快报》选为“编辑推荐”文章。
在实验室将双场QKD突破500公里后,剩下的问题就是——这种新颖的技术是不是真的适用于现场苛刻的环境。
经过一年的周密计划和前期测试,潘建伟、张强实验小组最终选择了济南和青岛两个城市之间的现场光缆——“济青干线”来验证双场QKD的可实现性,两个城市的直线距离大于三百公里,做到了真正空间距离上的分隔。


现场环境里如此大跨度距离下实施双场QKD,比实验室里要难上许多。现实环境纷繁复杂,光纤穿过江河湖海、人声鼎沸,经历日落月升、昼夜交替,噪声、温差都是不可能被完全隔离的。

首先,温差就是个大麻烦。Alice和Bob发送的单光子脉冲像一对相亲的男女,需要在Charlie这儿“踩着点儿相遇”——即脉冲重叠,并且要“有共同语言”——两边发送的脉冲偏振需要一致,才能“擦出爱的火花”——实现高质量的单光子干涉。但这对男女一路奔波,现场环境日夜温差会影响光纤长度及偏振,据估计,由于昼夜温度起伏引起的热胀冷缩效应,现场光缆的长度和偏振变化速率比实验室光纤快两到三个数量级,这导致两边发送的脉冲到达Charlie后干涉质量很难完美。而且,现场环境里温度振动等因素还会降低激光器的相位稳定性,远距离下实现两边光源相位精密锁定也十分不易。

其次,这场相亲还有其他闲杂人等来干扰——现场光缆中不同光纤承载着各种不同的经典业务,经典业务都采用强光进行传输,光纤的隔离度有限,经典业务的“泄露”作为一种附加噪声串扰进入量子信道,甚至比单光子探测器的本底噪声高两个数量级以上。

再次,相亲之路太过漫长啦——现场光缆的损耗要高于实验室光纤,即使对现场光缆的各个连接点进行优化,损耗依然比实验室光纤高约10%。
针对这些问题,该团队发展时频传输技术和激光注入锁定技术,将现场相隔几百公里的两个独立激光器的波长锁定为相同;再针对现场复杂的链路坏境,开发了光纤长度及偏振变化实时补偿系统;此外,对于现场光缆中其他业务的串扰,精心设计了QKD光源的波长,并通过窄带滤波将串扰噪声滤除。
他们把Alice和Bob分别放在济南和青岛,把Charlie设在中间沂源市的马站镇,实现了511公里双场QKD。该工作成功创造了现场光纤无中继QKD最远距离新的世界纪录,在超过500公里的光纤成码率打破了传统无中继QKD所限定的成码率极限。
对于城际之间的QKD来说,500公里成码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,因为它是实现长距离光纤量子网络的重要一环,可以想象,如果在实际的复杂环境下,500公里的尺度都不需要中继的话,长距离光纤量子网络就会比较可行,安全性也会大大提高。
接下来,科学家当然还会继续追求更好的成码率和成码距离,将双场QKD早日应用于实际的远距离量子通信网络。
如果我们把视角再放大一些,光纤和卫星共同构成了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。它们就像我们的民航、铁路交通网络一样,不同的信道相互配合,各司其职,一起用更高的成码率、最安全的通信方式服务于千家万户。

原文链接: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m2hBsMGU9dQGkiMdh2Ujtw

论文链接:

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66-021-00828-5

https://doi.org/10.1103/PhysRevLett.126.250502